(資料圖)
想必現(xiàn)在有很多小伙伴對于洛陽伽藍記方面的知識都比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編就為大家收集了一些關(guān)于洛陽伽藍記方面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哦。
[拼音]:Luoyang Qielan Ji
南北朝時期記述北魏首都洛陽佛寺興廢的地志。東魏陽(或作楊、羊)衒之撰,五卷。衒之,北平郡(今河北盧龍)人,歷官撫軍府司馬、期城郡太守、秘書監(jiān)。東魏遷都鄴城后,武定五年(547)他重到洛陽,看到那里受東西魏戰(zhàn)爭的破壞,“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深有感慨,于是著作此書追憶魏孝文帝元宏遷都之后洛陽的繁盛景況。由于他一向反對佛教度僧建寺和貴族施舍浪費,認(rèn)為影響國家賦役和兵力來源,因而書中對寺院的華麗和王公貴人的奢侈,寓有譏刺之意。該書采用分別正文與注文的體裁,注文依照佛教經(jīng)典合本子注格式,兼載不同諸說。全書依城內(nèi),城東、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余所著名寺院為綱,兼及所在里巷、方位乃至名勝古跡,牽連敘述有關(guān)史實。書中描述了寺院的規(guī)模,談到施主和許多遺聞軼事。從中可以考見孝文帝遷洛至爾朱氏之亂四十年間洛陽的故事和臺省坊市的分布,乃至外商來洛居住和各國的風(fēng)土人情、道里遠近等。涉及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學(xué)、藝術(shù)、思想、宗教等許多方面,保存了極為重要的歷史資料。第五卷在聞義里敦煌人宋云宅下,收錄宋云《家紀(jì)》,慧生《行記》、《道榮傳》,記載宋云去天竺的行程,尤為研究中印交通的寶貴資料。作為文學(xué)作品,該書也有其價值。
注釋該書的,有吳若準(zhǔn)《洛陽伽藍記集征》、范祥雍《洛陽伽藍記校注》、周祖謨《洛陽伽藍記校釋》。該書有王伊同的英文譯本。
標(biāo)簽:
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