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的農(nóng)村,為什么老人總說農(nóng)歷七月不能下水?
【資料圖】
在我的家鄉(xiāng),農(nóng)歷七月被稱為陰月,也叫鬼月。尤其是農(nóng)歷七月十四這天,是廣西一帶最隆重的節(jié)日之一一—鬼節(jié)。人們都會在這天宰殺鴨子,準(zhǔn)備各種豐盛的食物,并且會在晚飯后到路口燒紙焚香。用老人的說法,就是農(nóng)歷七月,鬼門關(guān)大開,各路幽魂野鬼行走在陽世間。這個時候下水游泳,就容易被水里的鬼魂拖走當(dāng)替身。特別是小孩子,千萬千萬不能在這個時候下水。
事情發(fā)生在2008年,那時的我剛好放暑假。每到寒暑假、國慶假期我都會回到老家,跟奶奶住上一段時間。這次回到老家,正好是農(nóng)歷七月的上旬,奶奶還是老一套的對我念叨著:“最近下雨多,附近的水塘都漲水了。現(xiàn)在又是農(nóng)歷七月,你可別偷偷跑去游泳啊?!?/p>
當(dāng)時的我正處在青春期,性格有點叛逆。聽了奶奶的話,沒好氣的說道:“哎呀,都什么年代了,還信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要相信科學(xué),知道嗎!”最后那句話,我特地提高了音調(diào)。
是啊,處在青春期的小年輕,骨子里都有一股反叛的勁兒,越不讓做就越想做,總覺得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對的。
不過話說回來,我是真不會游泳,妥妥一個旱鴨子,更不會有偷跑去游泳的念頭了。
印象最深的,還是當(dāng)時的蝗災(zāi)。村子外邊種的甘蔗,葉子上、莖稈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蝗蟲。每到傍晚時分,蝗蟲群體覓食,空中黑壓壓的一片,著實嚇人。
只不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村里竟然開始流行起吃蝗蟲了。你別說,這玩意處理過后用熱油炸,再撒上食鹽或者辣椒粉,真的很美味??!于是乎,村里每到傍晚,大人們都是成群結(jié)隊地帶上手電筒、竹簍和網(wǎng)兜,去捉蝗蟲。除了自己吃,也有人前來收購,然后販到縣城的酒店里,非常搶手。一個人抓一晚上的蝗蟲,也能賺個近百塊呢!
很快就到了七月十四那天。在我的老家,這個鬼節(jié)呀,熱鬧程度堪比春節(jié)呢!家家戶戶都是大魚大肉、土雞土鴨、各種糖果餅干,還有冥錢祭品。因為只有我跟奶奶在家,所以吃得就沒那么豐盛,只有姑媽送來的一只鴨子。
農(nóng)村吃飯早啊,約莫五點半,我跟奶奶就吃完飯了。然后我便提著一大袋祭品跟在奶奶身后,來到大門前。奶奶蹲下身子,掏出打火機,先是點著了兩根紅蠟燭,再借著燭火點了一把香。奶奶舉著香,朝著路口拜了拜,念念有詞道:“土地老爺、各位路過的朋友,今天是七月十四,我給你們燒一些金銀元寶、衣服首飾。你們路過就來拿去用,不要爭不要搶,都有份。請你們保佑我們村子平平安安?!?/p>
說罷,奶奶便示意我將袋子里的祭品拿出來燒了。金銀元寶、紙衣服、紙鞋還有紙制的首飾。不一會兒,周邊的鄰居也在自己門口燒起了祭品,一條路下去都是如此,非常熱鬧。沒過多久,袋子里的祭品就差不多燒完了。
這時候,一陣風(fēng)吹來,我注意到火堆中央還在燃燒的灰燼慢慢聚攏起來,然后緩慢地轉(zhuǎn)著圈,越轉(zhuǎn)越快,像一個小型龍卷風(fēng),突然“呼”的一下,這些灰燼被卷到了天上,足足有四五米高!看著眼前這幅場面,我驚呆了,難道真的有……
等我回過神來,看見村口方向走來一個拿棍子的小男孩,約摸六七歲左右,瘦瘦小小的。只見他每經(jīng)過一個火堆,都要拿棍子伸進去撥弄幾下。旁邊的大人看見了,呵斥幾聲,小男孩不管不顧,咧了個鬼臉,又去糟蹋下一家。
沒幾分鐘,就走到我家門前,看到我們的祭品已經(jīng)燒完,這小鬼就更加放肆了。先是用棍子把灰燼攏在一起,然后就踩在上面,一邊踩一邊歡叫著。完了還不滿足,又用腳把灰燼踢得四散開來。奶奶見狀,連忙呵斥:“你這小鬼,真是沒規(guī)矩,連尊敬先人的道理都不懂嗎!”
沒用,小鬼完全不理你,自顧自的玩。興許是有點累了,小鬼對著奶奶做了個鬼臉,就跑開了。
奶奶無奈的嘆了口氣,“哎,現(xiàn)在的小孩真是沒教養(yǎng),連燒祭品的灰燼都敢踩?!?/p>
那一天,我早早地就上床睡了。不知過了多久,突然聽見“轟”的一聲巨響,緊接著,附近的狗就開始狂吠,像連鎖反應(yīng)般,感覺整個村子的狗也叫了起來。爆炸?還是怎么的?迷迷糊糊間,我又睡了過去。
第二天早上,奶奶坐在大門口跟其他幾個老太聊天。
“你說,好好的一個牛棚,怎么就突然在半夜塌了呢?”一位藍色衣服的老太說道。
奶奶聽后,頓了一下,幽幽地來了一句:“難不成是有鬼推的?”
我這一聽,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從老人們的對話中得知,這個塌下來的牛棚,就是昨晚到處搗亂的小男孩家的。
我靠!真有這么巧的事情嗎?我愣在原地,開始懷疑人生了。這還不是可怕的,最可怕的還是在當(dāng)天傍晚……
當(dāng)天晚上七點多,天還大亮,我和奶奶吃完飯后坐在大門口乘涼。這時,不遠處的喇叭突然響起來,先是“滋滋滋”的一陣電流雜音,然后有人開始說話:“各位村民,各位村民,某某家的小兒子今天一天沒回家,請大家到某某家集中,協(xié)助尋找?!?/p>
這個廣播一出,我們家附近就炸開了過鍋,這不是昨天那個小孩嗎?怎么一整天沒回家?是不是在誰家玩得太瘋了?一連串的疑問圍繞的大家。
好在我們這里民風(fēng)淳樸,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有什么事都會主動幫忙。沒一會兒,大人們就拿上手電筒趕往小鬼家里,而我也是揣著好奇的心跟了上去。來到小鬼家的院子,已經(jīng)是站滿了人。小鬼的父母正焦急地與大家安排著搜尋的路線。
十分鐘后,大家分成幾個小隊,朝著不同的方向?qū)と?。女人們在村子?nèi)挨家挨戶地尋找;男人們則是再分成幾隊,一隊去搜尋甘蔗地,一隊沿著公路往鎮(zhèn)上去,另外幾隊則是沿著水塘、小河邊搜尋。
而我,因為奶奶有交待,只能守在小鬼家里等消息。
快十點了,散出去的人都回到小鬼家中,沒找到。一時間,院子里寂靜無比,小鬼的母親癱坐在地,“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在場的親戚們也不自覺地抹起了眼淚。
十點半,從門外跑進來一個男人,只見他頭上綁著一個強光手電,腰間挎著一個竹簍,手里還拿著一個網(wǎng)兜。儼然就是剛?cè)プセ认x回來。
男人擠過人群,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說道:“在山口那邊有一片被水淹的甘蔗地,我在那里看到一個小孩浮在水面,不知道是不是你們家的?!?/p>
男人的話音剛落,眾人沉默了好久,然后小鬼的父親率先出聲:“各位叔伯兄弟,跟我走一趟。”說罷,男人們舉著手電筒奔了出去。
夜深了,倦意襲來,我實在是支撐不住,只能回家睡覺了。
不知過了多久,感覺天剛蒙蒙亮,我就被一陣嘈雜的聲音吵醒了:擊鼓聲、嗩吶聲、哭聲……是了,昨晚在山口甘蔗地里浮著的,正是那個小鬼。
老人們都說,是這個小鬼惹怒了游魂野鬼,被拉去做了替身。
我又陷入了一陣沉思:難道世上真有這么巧的事情么?還是說,某些事情已經(jīng)超出了科學(xué)的范疇?
標(biāo)簽:
要文